打开微信"扫一扫",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

   新闻中心 >>票享人生俱乐部

【 网球历史 】ATP排名体系:排名的正义

时间:2015/9/17 15:57:48
相关标签: 网球 ATP 排名 积分 

健康,美味,幸福城市文化生活,酷乐亚洲 Coollife.Asia
票享人生,文化活动,分享品质生活与快乐。


酷乐亚洲 诚意推荐!


1973年8月23日,ATP排名系统正式建立。直到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,步入40周年的ATP电脑排名系统,仍然像它最初的名字“Blinky”那样闪闪发光。随着时间推移,选手的积分上限已经从最早的两位数突破了五位数,本来是作为实用工具而推出的排名榜,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性意义。

平均分时代的困感 虽然从1973年8月23日的第一期开始,大部分时间段的ATP单打排名在官方网站上有据可查,但是直到1990年之前,选手名字后面的积分一栏却都显示为0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在1990年之前,ATP排名都像现在高尔夫球世界排名那样采取平均分规则,即52周之内,选手在ATP承认的比赛中获得的总分除以参赛次数。直到1990年,名符其实ATP巡回赛创立之后,才开始按累计分确定排名。

ATP排名榜最初采用的平均分规则,可以被视为对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妥协。1973年,男子网坛总共有4个巡回赛分庭抗礼:国际草地网联旗下的“大奖赛”(简称GP)、美国人拉马尔·亨特创立的“世界网球锦标赛”(简称WCT)、由纳斯塔斯的美国经纪人比尔里·奥丹运作,纳斯塔斯和康纳斯领衔的美国室内巡回赛,以及同样是纳斯塔斯领衔的欧洲春季巡回赛。其中影响力较大的GP和WCT都有自己的累计分排名系统,两家的头号选手纳斯塔斯和斯坦·史密斯在第一期ATP排名榜上分列第1和第3位,可见ATP对各方面利益照顾得相当均衡。当然,从1974年开始,GP巡回赛其实是由来自国际草地网联、ATP,以及巡回赛赛事组织者三方代表构成的男子网球委员会(Men’s Tennis Council)主办,所以ATP无疑还是和GP巡回赛的关系更近。

但当时WCT巡回赛在美国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,1973年8月23日ATP公布了第一期排名,4天之后美网揭幕,男单头号种子却不是ATP排名第1的纳斯塔斯,而是WCT头号选手斯坦·史密斯。

ATP官网现在之所以仅列出了“平均分时代”的选手排名座次,而没有提供具体分数,恐怕是因为早年网坛赛事体系过于纷乱,信息采集手段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,很难保证电脑计算过积分不会出现小数点之后的差错。像WTA直到2007年底,才确认1976年漏记了澳大利亚人古拉贡以0.8分的微弱优势,超越埃弗特当了两周的世界排名第1,ATP也难保当年没有类似的疏漏。

根据现在可以考证的资料显示,1975年,ATP年终排名世界第一的康纳斯总积分769分,全年参赛18站,平均分为42.72分;年终排名第2的维拉斯总积分893分,但他参赛21站,所以平均分为42.52分,和康纳斯仅有0.2分的差距,几乎没有任何统计上的容错空间。而在1974年ATP年终世界排名榜上,更是似乎出现了明显的错误:比约·博格在23站比赛中得到813个积分,平均分35.35分,排名世界第3,罗德·拉沃13站比赛中得到447分,平均分3438分,位居第4。但是博格那年除了14站GP常规赛,以及9站WCT常规赛之外,其实还参加了另一项大型赛事图森站(印第安维尔斯站前身),并且第2轮就爆冷出局,如果将该站统计在内,参赛24站的他平均分就应该低于拉沃,却不知道ATP算分时为何忽略了这项自己栽培的新兴赛事。

“拿钱买分”存弊端 时至今日,不仅球员们能将自己和其他人的积分变化算得清清楚楚,连很多球迷都成了排名榜方面的专家,但是在20、30多年之前,想完全理解ATP电脑的思维方式。恐怕就不那么容易。比如1982年7月下旬,当伦德尔拿到他半年里的第9个单打冠军,此前10个月巡回赛成绩达到惊人的101胜4负时,却仍然只能排名世界第4,而当他1983年初罕见地遭遇两连败,并且在费城站决赛中不敌最大竞争对手约翰·麦肯罗之后,却首次登上了世界第1的宝座。

让我们大致回顾一下1990年之前ATP积分规则演变的过程,1973-1976年,三大皇冠赛、法网、温网和森林山站(即美网)冠军积分从120分逐渐涨到160分(当时澳网不在顶级赛事之列),其后有4个级别的赛事,后来增加到5个级别,冠军积分从120分开始,以40分到20分的幅度递减。从1977年开始,四大满贯的概念得到确立,冠军积分仍为160分,其后巡回赛分级也越来越细,到1981年居然分成10个级别,外加3个级别的挑战赛,两级赛事之间冠军积分差距只剩下10分。

1982-1989年,四大满贯的积分分配不再统一,而是完全取决于奖金高低,比如1989年温网因为总奖金达到270万美元,冠军积分就达到400分,当年法网和美网总奖金均为250万美元,冠军积分是380分,而那年澳网因为总奖金只有130万美元,冠军积分也只有可怜的260分。而且不只是四大满贯,当1988年“第五大满贯”迈阿密站提供了120万美元总奖金时,该站冠军积分就临时上涨到250分,甚至比奖金偏低的1985年法网(240分)以及1984年温网(230分)还要高。这种“拿钱买分”的方案虽然能给参赛球员带来更多实惠,却使积分排名体系变得更加混乱,大满贯赛事的优越性变得微乎其微。至于伦德尔遭遇“诡异”经历的1982年,关键是因为当年WCT巡回赛与ATP发生矛盾,结果那年所有WCT赛事成绩都没有反映在ATP的积分榜上,捷克人也只好吃了个“哑巴亏”。好在当时WCT巡回赛奖金丰厚,伦德尔全年总奖金竟然突破了200万美元,是1981年奖金王麦肯罗收入的两倍还多。

规则逐渐完善的20年 为了保证赛事组织者的利益,从1974至1989年,ATP排名存在一条“最低12站”的规则,即如果有选手全年参加GP巡回赛少于12站,那么在计算平均分的时候,要用总积分除以12,如果参赛超过12站,则按实际参赛站数计算平均分。当ATP在1990年终于彻底统一男子网坛,拥有属于自己的巡回赛之后,“平均分最低12站”规则进化为“累计分最佳14站”,但由于赛事级别划分不够合理,这条事实上在鼓励选手“疯狂参赛”的规则弊端也非常明显。

举个例子来看,从1990年11月到1991年2月间,约翰·麦肯罗总共参加了3站比赛,这样的参赛频率在今天非常普通,但由于当时ATP巡回赛和挑战赛几乎是。全年无休。,而且除了大满贯积分明显较高(单打冠军750分)之外,其后各级赛事都没有拉开积分差距(超九赛冠军370分,随后每减10分就可以分出一个级别,巡回赛总共分了20多个级别)。所以在很多年轻选手不知疲倦地参赛、抢分的同时,一个冬天里,3站比赛打出10胜2负的麦肯罗,排名竟然从第4位暴跌到第19位。

这样的积分体系意味着,假如不考虑奖励分因素,那么你夺得两个第13级别巡回赛冠军(积分为250分乘以2),就几乎相当于闯进一次大满贯决赛(积分为537分)。而累计分取代平均分意味着,你可以通过无限参赛,来争取刷掉自己此前的最低分,这显然对那些以体力充沛著称的“红土专家”们非常有利。

所以,当奥地利人穆斯特凭借1995年获得的11个红土赛事冠军,在1996年2月成为世界排名第一之后,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两站大赛“背靠背”首战告负,甚至输给世界排名第114位的选手,都不能动摇他的王座,让那两站分别闯进8强和4强的桑普拉斯只能在后面干瞪眼。更有戏剧性的是,桑普拉斯随后夺回世界第一,居然是通过第16级巡回赛香港站夺冠,拿到230个积分而达到目标。

在这套饱受质疑的积分体系下,1999年,男单世界头号选手更迭了8次之多,莫亚、卡费尔尼科夫和拉夫特3位“新球王”加起来只在王座了待了9周,尤其是俄罗斯人卡费尔尼科夫在当年春天遭遇4连败之后,反而加冕世界第一最具争议。

2000年,更简明、合理的积分排名体系终于正式出炉,它与旧体系的区别主要在于,首先取消了击败高排名选手获得的奖励分,这样计算起来更简单明了;其次是拉开各级别赛事的积分差距,比如大满贯冠军可以获得1000分,大师赛冠军为500分,下一级巡回赛冠军只有300分,同时将原来大师赛以下的20多个级别巡回赛简化为8个级别;最关键的一点是,将四大满贯和9站大师赛列为“强制计分”赛事,其它赛事则最多只能有5站被计分,从而最大限度杜绝了选手依靠“疯狂”参加中小型赛事刷分的可能性。

2009年,ATP在此思路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积分排名体系,大满贯和大师赛的冠军积分翻倍,分别达到2000分和1000分,继续加强大满贯赛事的重要性。在大师赛以下,所有巡回赛都被划分为“ATP500”和“ATP250”两个级别,这与10年前的20多个级别赛事俨然有天壤之别。

冠军排名与世界排名之争 2000年,ATP在大刀阔斧推行排名新政的同时,还创立了一个仅计算本赛季积分,每年年初清零的“冠军排名”(Champions Race,简称CR),而将旧的52周排名改称Entry Ranking(简称ER),两大排名系统的并行也一度令人颇为困惑。

其实从源头来说,所谓CR就相当于当年GP巡回赛的排名系统,它是由后来成为ATP第一任掌门人的名宿杰克·克雷默在1970年代初设计,表面上实质性作用仅在于通过赛季积分累加,决定年终总决赛的参赛选手。ER则是从1973年创立的ATP电脑排名体系逐渐演变而来,它虽然与CR相比变动略显迟缓,却能更准确地反映出选手在过去52周里的综合表现。

更简单地说,CR的计算周期只能从每年年初开始逐渐接近52周,随着年终总决赛结束而结束,永远不可能达到52周,而且它只计算巡回赛积分,不计算有时候积分也很可观的挑战赛。ER的计算周期则永远是52周,并且将ATP挑战赛,乃至级别更低一些的ITF赛事都包括在内,比CR要全面许多。

既然ER明显比CR更适合成为确定赛事种子排序,以及入围选手名单的依据,那为什么ATP在2006年之前要下大力气进行“CR试验”,甚至一度将它的位置摆在ER之前?这就不能不提在1990年之前,相当于CR前身的GP巡回赛排名,除了用来决定年终总决赛参赛名单之外,还隐含着一层象征性意义:因为当时ATP排名处于平均分时代,选手积分计算起来相当繁琐,数值也不高,远不如积分最高能达到4位数,又简单易懂的GP排名那么讨人喜欢。

不过,在ER从平均分变成累计分,选手们能获得的积分数额越来越高,计算规则也逐渐简化的情况下,再强调CR就显得意义不大,反而有些画蛇添足。至于ER这个“52周排名”产生的种种争议,也许用1979年ATP官员戴夫·阿尔诺特的话来解释最为恰当:“我们使用电脑排名的主要目的,是用来决定巡回赛参赛名单,确保能让那些最有资格参赛的选手入围,它本来就不是为了确定谁是头号选手而设计的。”

所以,就电脑排名的本质而言,积分榜第105名左右(大满贯单打正选赛截止线)的选手们座次是否足够准确,也许远比前5名的先后次序是否合理更加重要。而在积分榜顶端,受限于特定规则的电脑排名,反应则往往不如“人脑排名”来得那么及时、准确,比如在纳达尔是否有资格至少被列为今年法网前两号种子的问题上,人脑给出的答案显然就比电脑更合理。


酷荐上海 乐享生活


喜欢 7   浏览 2108  
相关标签: 网球 ATP 排名 积分 
巧克力中的顶级贵族,舌尖上的极致诱惑 【 2015 ATP 】美网决赛德约胜费德勒 巅峰对决或再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
游客

会员评论 MemBer Comments
关于我们  |   帮助中心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|   服务条款  |   法律声明  |   友情链接  |   商务合作  |   广告服务  |   招聘英才
Copyright © 2010-2013 酷乐网版权所有   沪ICP备10210641号-2